• 您当前位置:华夏佘氏家族网 > 佘氏文化 >
  • 湖北松滋佘氏地名

    2015-08-11 17:42 来源: 华夏佘氏网  作者 佘昌兵
    导读:松滋佘氏地名 佘家祠堂佘家楼子1 老妈湾佘家楼子2 佘家湾佘家屋场1 佘家台佘家屋场2 佘家场佘家大堰1 佘家场墓佘家大堰2 佘家院子佘家陡坡 佘家大桥佘家冲 佘字除姓氏之外,就是地名专用字。有专家学者研究认为,先有佘姓人,后有佘氏地名,这是一条基本规律
    松滋佘氏地名
     
    ·佘家祠堂         ·佘家楼子1
    ·老妈湾           ·佘家楼子2
                  ·佘家湾           ·佘家屋场1
                  ·佘家台           ·佘家屋场2
                  ·佘家场           ·佘家大堰1
    ·佘家场墓         ·佘家大堰2        
    ·佘家院子         ·佘家陡坡
     
    ·佘家大桥         ·佘家冲
     
    “佘”字除姓氏之外,就是地名专用字。有专家学者研究认为,先有佘姓人,后有佘氏地名,这是一条基本规律。笔者现将湖北松滋佘氏地名介绍如下:
    佘家祠堂  位于今松滋市南海镇拉家渡村3组,县道长永公路(张家坪至永合)与马鞍湖节制闸交汇处的东南侧,西面为电排渠,北面为电排河。地形属平原湖区。查百度地图,距松滋市县城新江口镇13.5公里。原址现居住佘远鹏、佘远树、谢朝贵、佘家奎、佘声发、佘家齐、佘达等十几户人家。
    1983年10月编印的《松滋县地名志》第229页记载:shájiā cí táng 东南距(南海公社拉家渡大队)沙沟子700米。住180人。
    据南海镇拉家渡村3组佘远龙宗亲介绍,今拉家渡村,文化大革命前名称为共育大队,后改为东风大队。
    张祖德先生主编,1986年7月出版的《松滋县志》记载:1929年(民国十八年),(佘家祠堂)属明道乡;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属景虞乡;1970年,属南海区永合公社东风大队;1984年,属南海区新垱乡拉家渡村。
    佘无二姓,天下佘氏一家人。据湖北佘氏宗亲联谊会会长佘江元介绍,因晋康之乱,福禄寿庥四位兄弟从江西南昌米市街迁入松滋,一世祖为福公。
    2003年,南海镇拉家渡村佘生勤宗亲主持编印《佘氏名录》时,收集了松滋佘氏辈谱。
    据杨林市镇石龙桥村佘远明宗亲介绍,他1998年在南海镇白溪桥村佘声树家里的木刻辈谱上抄下了:
    老祠堂谱    新祠堂谱
    永绍智曰         
    文运宏开——上国兴学
    家声远振——世传克昌
    诗礼维先
    克纯祖武
    崇德相贤
    达人纪启
    科登万年
    据八宝镇同太湖村佘昌国幺爹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新、老两个祠堂并为一个总族会,取消新老之别,定立规章制度,选出正副族长二人,原新、老祠堂各方一人,重叙新谱,统一派序八十辈如下:
    原始谱叙 (即合谱前)——
    老祠堂——文运宏开,家声远振。 
               ‖‖‖‖  ‖‖‖‖
    新祠堂——上国兴学,世传克昌。   
    别立宗派——
    初民立业,铜郡兆祥。
    清代胥宇,万年安康。
    功丰德大,贻谋孔长。
    荣来茂盛,启建殿堂。
    庭楹正直,梁栋辉煌。
    相敦咸和,纯武图强。
    英杰显达,超拔恒常。
    凤麟济美,兰桂齐芳。
    善存先绪,率循纪纲。
    后裔多佑,祖烈迪扬。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弘扬祖德,避免以讹传讹,不少宗亲呼吁,规范统一松滋佘氏族谱。
    家“声”远振过去有的写成家“生”远振,可以说两个字已经通用,应该说家“声”远振更为合适。
    初“民”立业写成初“名”立业;
    清代胥“宇”写成清代胥“宗”;
    “荣”来茂盛写成“云”来茂盛;
    庭“楹”正直写成庭“盈”正直;
    “梁”栋辉煌写成“樑”栋辉煌;
    率循纪“纲”写成率循纪“钢”;
    英“杰”显达写成英“通”显达;
    超“拔”恒常写成超“拨”恒常;
    可能由于笔误、口误等原因所致,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笔者希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讨论,深入交流,广泛争鸣,集思广益,形成共识,规范统一。
    姚建平先生对故乡的“佘家祠堂”颇有印象。2011年7月姚建平先生在《印象故乡·印象童年》中写道:一曲流水一路的传说,木天河的神秘与坦荡广为流传。为了感谢上苍和先祖,于是这里就有了玄龙观、熊家祠堂、黄家祠堂、佘家祠堂等祭祀的场所。不过当年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
    据南海镇拉家渡村佘克芝宗亲介绍,佘家祠堂原为八大间房屋。后来,因大火烧毁后改建为4小间房屋。
    俗话说,没有千年王朝,只有万年家族。可惜的是,佘家祠堂没有被保护保存下来,成为永远的历史地名、历史印记、历史文化!
    松滋佘家祠堂是何人何时所建?松滋还有没有佘氏其他的祠堂或者支系?比如说庆贺寺一带佘姓的习字派是哪一个支系……因为资料有限,时间久远,目前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一个待解的迷团,还有待佘氏后人进一步研究考证。
    老妈湾  即今松滋市南海镇夹巷村3组,县道长永公路(张家坪至永合)南侧。地形属丘陵坡地。查百度地图,距松滋市县城新江口镇13.7公里。
    1986年7月出版的《松滋县志》记载:1929年(民国十八年),(佘老妈湾)属第七区明道乡;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属景虞乡;1970年,属南海区东湖公社新台大队;1984年,属南海区东湖乡新台村。
    1986年,老妈湾属南海镇东湖管理区新台村;2001年,撤销东湖管理区建制,属南海镇新台村;2005年,新台村与夹巷村合并为夹巷村。
    《松滋县地名志》第239页记载:lǎo māwān传说,此湾有一佘姓人,因体形肥胖,形似老妈故名。东北距(新台大队)快活岭250米。住80人。
    老妈湾,因为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出了一个叫佘家老妈(原名佘月山?)的人而得名,后人尊称其为老妈幺公。久而久之,他所居住的地方人们称之为老妈湾,沿用至今。
    据说,佘家老妈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民间有《智斗县令》、《钉钯打虎》等众多传说广泛流传。
    佘家湾  《松滋县志名志》第241页记载:shé jiā wān 东南距(南海公社牛王山大队)卢家湾750米。住160人。
    佘家台  《松滋县志名志》第236页记载:shéjiā tái 东北距(南海公社平湖大队)莲子湖700米。住142人。
    佘家场  《松滋县地名志》第225页记载:shé jiā chǎng 因佘姓在此开铺子而得名。当地又称佘为“邱”,故又名邱家场,位于(南海公社永福大队)庙河与小南海电泵站主渠的交叉处。住160人。
    佘家场墓  位于今松滋市南海镇厍家咀村9组,松西河西岸,国道G351线东侧,地形属平原湖区岗地。
    佘家场墓群,地处南海镇原永福村9组(2005年与厍家咀村合村并组后改为厍家咀村9组)乔家岗,西侧距胡文成房屋约20米,南距小南海电泵站约1公里。
    2011年5月出版的《洈水流域志》第七篇洈水风情第三节名胜古迹中第373页记载:佘家场墓,墓葬在民宅南侧的坡地上,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198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墓葬封土无存,为现代农耕旱地。在墓的东边水渠的断面上,暴露石灰岩石板一块,当地农民搬走石板,见到糯米浆石灰垒筑的墓室,墓为东西向;属明代墓群,在南海镇。
    佘家场墓群,1991年列入松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松滋市博物馆馆长贺小华介绍,2012年《松滋市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中记载:佘家场墓群,地址:南海镇厍家咀村9组。年代:明代。级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8000㎡。简述:地表封土无存,1989年曾发现多座石板糯米浆封师墓,被轻微破坏。该墓群的发现,为明代墓葬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佘家院子  位于今松滋市王家桥镇双河村4组,亦称老岭。地形为丘陵坡地。原址现居住佘氏后裔佘振湘等几十户人家。查百度地图,距松滋市县城新江口镇14.1公里。
    《松滋县地名志》第188页记载:shéjiāyuàn zǐ东北距(王家桥公社松柏大队)斗笠铺子400米。住30人。
    佘家院子,主人佘竹山,家字派。一块青石板上雕刻着佘氏家谱,现今保留在双河村4组佘氏后裔家。
    据笔者初步考证,佘氏后裔,知名作家汪洪波2010年5月发表在新浪微博上的《忆佘嘎屋场》,就是对位于今松滋市王家桥镇双河村4组的佘家院子的深情回忆。
    佘家大桥  位于今松滋市八宝镇。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元月付印的《松滋县志》卷二第五十页记载:佘家大桥位于旧十区第八保。
    1986年7月出版的《松滋县志》记载: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第十区泽国西乡辖8保,今大路口、潘家场、王家渡、东岳、赵家拐。
    佘家楼子1  《松滋县地名志》第72页记载:shé jiā lóu zī 以前此村佘姓财主为防盗,在房顶上修了一瞭望楼故名。东北距(陈店公社艾桥大队)双土地一公里。住180人。
    佘家楼子2  《松滋县志地名志》第202页记载:shé jiā lóu zī南海公社双龙大队驻地。东南距木天河900米,西靠新松公路。住79人。
    佘家屋场1  《松滋县地名志》第227页记载:shé jiā wūchǎng西北距白溪桥(南海公社白溪桥大队)800米。住42人。
    佘家屋场2  位于今松滋市王家桥镇太阳红村2组,松滋市太阳红液化气站对面,国道G351线(原省道少刘公路S322线)南侧。地形为丘陵低丘。原址现居住王祖胜、谈大林、张启兵等多户人家。
    佘家大堰1  《松滋县地名志》第211页记载:shé jiā dàyàn西距沁水洼(南海公社杨家冲大队驻地)600米。住30人。
    佘家大堰2  《松滋县地名志》第182页记载:shéjiā dà yàn南距(王家桥公社松柏大队)松柏林400米。住50人。
    佘家陡坡  据《华夏佘氏一家人》记载: 位于今松滋市杨林市镇。
    佘家冲  位于今松滋市杨林市镇石龙桥村2组。
    《松滋县地名志》第675页记载:佘家冲shéjiāchōng位于杨林市公社石龙桥大队境内,东南至西北长800米,面积200余亩,主产水稻。
    据杨林市镇石龙桥村佘远明宗亲介绍,佘氏在此居住年代很长,地处丘陵,久而久之,就叫佘家冲了。
        
         备注:
         1、此为初稿,可能有错、漏,诚请各位修正!
         2、目前,正在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此稿已提供给市地名普查办公室。

    唯一佘氏联谊大会官方网站  佘氏,佘氏网,佘氏起源,佘姓起源,佘氏迁移,佘氏谱序,佘氏家谱
    地址:长沙市湘府东路二段308号华盛世纪新城12栋4单元1408 邮编:410000
    中文域名/通用网址:华夏佘氏, 备案号:湘ICP备09013358号 国际域名:www.shejiaw.com
    佘氏热线:0731-89906113 节假日不休 投诉邮箱:admin@shejiaw.com 咨询邮箱:admin@shejia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