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华夏佘氏家族网 > 家谱渊源 >
  • 对佘氏的起源一些看法

    2014-02-21 15:54 来源: 华夏佘氏网  作者 佘铭衷
    导读:佘氏的起源有很多说法,研究者有很多的观点,而且各执一词。本人也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研究佘氏起源应以什么为依据 研究佘氏的起源,我以为应以三个东西为依据。 一是以全国各地佘氏家谱为依据。各地的佘氏家谱大部分有佘氏起源的文字,这应该是确认佘
    佘氏的起源有很多说法,研究者有很多的观点,而且各执一词。本人也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研究佘氏起源应以什么为依据
    研究佘氏的起源,我以为应以三个东西为依据。
    一是以全国各地佘氏家谱为依据。各地的佘氏家谱大部分有“佘氏起源”的文字,这应该是确认佘氏起源的主要依据之一。现在能找到的这方面的文字记载非常丰富,而且说法很多,对探究佘氏起源有很大的作用。
    二是以历史文献的原始记载为依据。历史文献上关于佘氏的起源是怎么说的,也应该是确认佘氏起源的重要依据之一,越早越古老的历史文献越好、越准。可惜的是,历史文献记载佘氏起源的文字不多,而且十分简单,给我们确认佘氏起源带来了不便。
    三是以其他姓氏的涉及记载为依据。其他姓氏的家谱在记载自己姓氏源流时谈及了佘氏姓源的,也是可以作为确认佘氏起源的佐证的。遗憾的是在这方面还没有找到其他姓氏有关涉及佘氏的记载,目前也还没发现有人在这方面做工作。
    现在,有的研究者把历史上在某地发生的战争、把佘氏的郡望堂号作为探究佘氏起源的证据,显然这不是很恰当的。因为这些证明不了佘氏是怎么来的、佘氏究竟来自哪里。
    二、佘氏是否是最古老的姓氏
    有的认为佘氏是最古老的姓氏。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史料来看,我以为还不能下这样肯定的结论。
    因为:
    第一,佘谱的记载不详。
    记载佘姓得姓早的有湖南邵东县的佘氏族谱。谱中“佘氏得姓源流考”说:“据旧谱载:佘姓出自人皇氏之支裔,因以‘人’为氏。后为黄帝作合宫,接万灵。黄帝使主祀天神地祇人鬼之事。古以‘示’为氏,因以‘示’为氏。及夏后时失官,与石窟同窜于戎翟之间。聚族而谋曰:吾欲仍以‘人’为氏,则以远而忘君;仍以‘示’为氏,又恐以远而忘亲。不如合‘人’与‘示’一之,庻君亲两无背乎。于是遂合‘人’与‘示’为今‘佘’姓。此佘氏得姓氏命姓之始载在旧谱残卷可考者也。至历殷、周、秦、汉,不知何代始迁于雁门,旧谱断烂无考。”贵州遵义佘氏家谱序文关于佘氏起源的说法与邵东说法基本一致。这些记载有些不足:1、“为黄帝作合宫、接万灵”者是谁?2、“及夏后失官,与石窟同窜于戎翟之间”者是谁?3、合姓者是谁?如果真是在夏(朝)后(期)约3500多年前合“人”、“示”为佘姓的话,这样的大事怎么会把合姓的始祖都不记下?4、从夏后合“人”、“示”为“佘”以后至唐初2100多年佘氏百代人的繁衍怎么没有一个字的提及;5、佘氏何时迁至雁门关未记载。按遵义的说法是西周时迁入。可西周时还没有雁门关,战国时才有。显然,这种说法不可信。6、“人皇氏支裔”的说法不确。“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是神话传说中的“三皇”,司马迁在《史记·补三皇本纪》中是这样记载“人皇氏”的:“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司马迁记下的是一种神话传说。按照这一传说,“人皇氏”离现在至少近五万年。五万年的漫长历史,不仅今天的佘氏是“人皇氏”的后裔,中华民族的所有姓氏恐怕都应该是“人皇氏”的后裔。很显然,这一说法证明不了佘氏就是一个古老的姓氏。
    记载佘姓得姓早的另外还有江西修水的《佘氏家谱》。谱中说:“佘氏,伯高之子昶,臬陶有处之后。公元前十一世前后(注:西周文王时期),昶镇守佘令郡(雁门),及商(注:指商朝)季世,诸侯背叛,天下匈匈。昶揆文奋武,削平僭乱。帝嘉丕绩,赐姓佘,封为佘令将军……传至三十一世松(字联珠),忠诚辅国,徙迁讨贼,屡建大功,帝嘉丕绩,晋封为铜陵王……(我祖)受赐佘氏以来距今三千余年。”湖北埔圻、咸宁的佘谱与这个说法基本一致。这一记载也有很大的问题:1、伯高是黄帝时期的人,经脉医学家。黄帝是五千多年前的人,伯高也是五千多年前的人,他的儿子昶怎么一下子就到了三千多年之后的公元前十一世纪前后(西周文王时期)了呢?难道伯高或昶活了三千多岁?2、商朝在西周朝之前,怎么变成西周之后了!3、西周时还没郡、县,更没有佘令郡。“佘令郡”也不是雁门郡的前名或异名。这一有很大问题的记载,又怎能证明佘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
    第二,文献的记载没有。古老的姓氏,历史文献都有记载。黄帝时,创立了12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苟、僖、佶、儇、依,分给14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同姓“已”,两儿子同姓“姬”,没有“佘”姓,也没有“人”姓和“示”姓。有的文献史籍、字典还说:“古有余无佘。余转韵为禅遮切,音蛇。”史籍第一次记载“佘”姓,是东晋之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人何承天所著《姓苑》一书。何,生于公元370年,殁于公元447年,山东郯城人,历官衡阳内史,御史中丞,博通经史。他在《姓苑》中说:“‘佘’,南昌郡人,今新安(注:现安徽歙县)有之。”后来,南宋时福建莆田人郑樵在他撰的《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有佘姓:“佘氏,音蛇。唐开元有大学士佘钦,南昌人。”从以上史籍记载来看,佘姓并不古老。
    三、佘氏起源的几种主要说法
    根据佘氏家谱和文献资料的记载,佘氏的起源说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赐姓佘。就是说“佘”姓是由皇帝敕赐而来。安徽铜陵“五松”《佘氏族谱》说:“予观佘氏,五松巨族也。其先始西晋余昭元,为镇海大将军,敕赐雁门,姓易‘余’为‘佘’。”安徽池州东至《佘氏族谱》说:“佘氏自昭元公。当晋武帝(注:司马炎)时为镇海大将军,因功赐姓,易‘余’为‘佘’。”又云“我族昭元公,西晋武帝时为镇海大将军,征伐有功,锡(注:同赐一义)以‘佘’氏,此受姓之始也。”安徽铜陵马仁山《佘氏族谱》“佘氏续修家乘叙”中说:“余展阅旧典,知其始祖出自……余顽之子征西护国大将军昭元公,征伐有功,敕赐‘佘’姓,系佘氏肇姓祖也。由是受姓以来,世居雁门,□(注:不清)而裔衍天海……”湖南辰州《佘氏族谱序》、湖南桃源《佘氏族谱》“佘姓考”说:“本宗佘氏,五松巨族,其先姓余。西晋昭元西征,封镇海大将军,功勋盖世。帝(注:西晋武帝司马炎)谓公曰:汝功不在人下,敕赐雁门,易姓改‘人’为‘入’,受姓‘’。”安徽繁昌《佘氏宗谱》的说法与上述说法稍有差异,但大致相同。
    第二种,改姓佘。就是说“佘”姓是由皇帝改的姓。安徽泗水《佘氏家谱》引用了大唐国子博士佘钦上元元年(674年)给唐朝皇帝唐高宗李治的复姓状:“……讽祖于东晋太宁元年春,明帝敕云:余字训我,于理不顺,欲为朕之敌人?遂改余氏为佘氏……”这一复姓状,说明了佘氏是皇帝改来的姓。广东汕头月浦《佘氏族谱》说:“东晋明帝太宁初乙酉岁公(余讽)历官都尉兼经筵讲官,闻望日隆。日以奏事见上。上谓曰:余者我也,讽者讥也。卿欲为朕之敌人乎!因赐改为佘。”新加坡、福建莆田、安徽铜陵大通镇、山东潍坊的《佘氏族谱》与前面几个地方的说法基本一致。
    第三种,合姓佘。湖南邵东《邵陵佘氏五修谱》中“佘氏得姓源流考”、贵州遵义《佘氏家谱》序中都说“佘”姓是由“人”姓和“示”姓合而成“佘”姓。前面已引用过全文,在此不再重复。
    第四种,转姓佘。就是说佘姓是由写法相近的余姓转易而来。这种说法主要来自历史文献资料。《姓氏寻源》载:“古有余无佘,余转韵为祥遮切,音蛇。”《姓氏寻源》说:“古时没有佘姓,余转韵读佘。”清代学者张澍在所著《姓氏五书》中说:“古有余写作佘,余之转韵为禅遮切,音蛇。”另外,《康熙字典》载:“佘,古有余无佘,余之转韵为禅庻切,音蛇,姓也。”
    除此之外,佘氏的个别族谱还有一些其他说法:
    一是以地姓佘。就是说佘姓是以居住地为姓而姓佘的。四川綦江《雁门佘氏族谱》说:“……大禹少子雯之后,封于‘赊’(在今天的什么地方不清),子孙以为姓。后以崇寅之变(发生在何朝不清),始击‘赊’为‘佘’。”另有一文又说:“佘氏,大禹少子雯之后也。就封于佘,因姓佘。”
    二是余易为佘。就是说佘姓是由余姓变易过来的。山东潍坊《佘氏族谱》中说:“佘氏之先生于高阳……及夫昌秦无道,忧世之乱,隐遁于余。余者朔方之地,故居于此以余为氏。呜呼!因斯而隐者,隐然有高风焉。历传汉之文景世,自余迁维。维者,莱夷之地。呜呼!因斯而迁者,心中怀归,不为醴酪所留也。所憾择处不吉,不数载株连大祸,身家几为王命所剪。族中欲遍削发为沙。甚赖亲谊切谏,隐遁乐亭,易余氏佘。”
    三是讹而姓佘。就是说佘姓是由其他姓讹传而成佘姓的。广西柳州《龙城佘氏族谱序》中说:“佘之姓,自夏禹之后有鬲氏,以封于肴,锡(注:同“赐”义)姓传世,后以流散迁徙,讹而从佘。”
    四、“赐姓佘”和“改姓佘”不能混为一谈
    探究佘姓起源时,有的把皇帝赐姓佘和皇帝改姓佘当成一回事,都说成是皇帝赐姓,这是不正确的。西晋武帝敕赐余昭元为“佘”姓,是余昭元征战有功,功在人上,对余昭元奖赏。东晋明帝改余顽为佘姓,是对余顽不满,对其进行惩罚、贬责。奖与罚是两回事,怎么能混为一谈说成都是皇帝赐姓呢?有人会诘问:谱上说的不是“赐改”吗,“赐改”不是“赐”又是什么?古代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因此,皇帝说的改姓也应是赐改。不说“赐改”,就是对皇帝的不尊,是不能容允的。这是很容易明白的道理。
    探究佘氏起源时,有的把元末宰相铁木健的子女为逃避追杀改姓“佘”,作为佘氏起源“改姓说”的一个例证予以引用,这是极不妥当的。另外,把湖北通城一群吴姓族人因逃避清朝官府苛税遭追捕逃至湖南石门县后改姓佘,也作为佘氏起源“改姓说”的一个例证,同样也是极不妥当的。一家铁木氏改佘姓,一支吴氏改佘姓,只是在早于他们一千多前姓佘的佘氏族人中增加了新的兄弟姐妹,铁木氏、吴氏并不是佘氏的原始姓源。这个概念,不能混淆。
    五、佘氏得姓始祖、得姓时间哪一说确切一些
    佘氏得姓始祖、得姓时间按照各地佘氏家谱的记载主要是两个说法:赐姓说认定余昭元是得姓始祖,得姓时间是西晋初年;改姓说认定余顽是得姓始祖,得姓时间是东晋。
    认定始祖是余顽的,主要是以“雁门谱”为代表的佘氏宗谱。谱中说:佘氏得姓是因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司马绍在朝上不满雁门都尉余讽,将其“余”姓改为“佘” 姓。余讽又自改“讽”名为“顽”,后世居雁门。所以,余顽为佘氏得姓始祖。这一说法显然有误。因为东晋时雁门不是其管辖之地、疆域范围,而是北魏拓跋氏政权所辖之地。东晋的疆域在今天我国东南地区,京都在建康(今南京市)。所以,说余讽任雁门都尉,后又世居雁门不能成立。故而,佘顽为佘氏得姓始祖及得姓时间也就是一个疑问。
    认定始祖是余昭元的,主要是以“五松谱”为代表的佘氏家谱。谱中说:西晋余昭元北征,功勋盖世,晋武帝(司马炎)赐姓佘,封镇海大将军。所以,余昭元为佘氏得姓始祖。得姓时间是西晋初(公元265年前后)。这一说法比较符合实际,因而能够成立。
    佘姓得姓始祖还有认为是“人皇氏”、“昶公”的。这两种说法在前面已指出其不确切,同时谱中又记述不清,能否成立,疑问确实不少。
    余顽和余昭元是父子,就佘氏家族内来说,谁是得姓始祖不是很大的问题。但从得姓的时间和情理上来说,佘氏家谱中说的余昭元得佘姓比其父余顽得佘姓更符合情理,更符合历史,所以,要确切一些。
    六、佘氏是否出自雁门
    佘氏是否出自雁门?佘氏家谱中关于佘氏起源的三种说法:“赐姓佘”,说是出自雁门;“改姓佘”,说是出自雁门(其中有误);“合姓佘”,说是迁至雁门后居住在雁门;另外,认为佘氏起源于“昶公”的,也认定佘氏出自雁门。所以,佘氏家谱基本上都认定佘氏是出自雁门。
    但有的认为佘氏不是出自雁门,而是出自江西南昌。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没错。因为据有的佘氏家谱记载余顽的先祖世居下邳(今江苏睢宁),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迁丹阳,又迁歙州(今安徽歙县)。东汉末年为避兵祸渡江迁南昌。那也就是说余顽、余昭元父子是南昌人。西晋初年余昭元为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立下功勋后,被司马炎敕赐雁门,封镇海大将军,姓易“余”为“佘”,然后居守雁门。所以,佘氏是出自雁门肯定不错。但南昌、新安是余昭元原籍、祖居之地。余昭元赐姓佘以后,他老家、祖居之地的族人分享其荣光姓了佘,也是必然的。因而,说佘氏出自南昌当然也有道理。这些也证明了南北朝时南朝宋人何承天在《姓苑》中说的“佘,南昌郡人,今新安有之”是正确的。
    2013.4.12

    唯一佘氏联谊大会官方网站  佘氏,佘氏网,佘氏起源,佘姓起源,佘氏迁移,佘氏谱序,佘氏家谱
    地址:长沙市湘府东路二段308号华盛世纪新城12栋4单元1408 邮编:410000
    中文域名/通用网址:华夏佘氏, 备案号:湘ICP备09013358号 国际域名:www.shejiaw.com
    佘氏热线:0731-89906113 节假日不休 投诉邮箱:admin@shejiaw.com 咨询邮箱:admin@shejiaw.com